撰稿:孙德峰
时下,人们热议的不外乎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和中美贸易技术军事对抗等话题。为此,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明确判断:“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,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。并且,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,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”。凡事“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。10月份即将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,主要议题既要深谋第十四个五年规划,又要远虑二○三五年基本目标,所有这一切,都是持久战思路的具体体现。说起持久战,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毛主席于1938年5月26日——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著名讲演《论持久战》。针对当时中国必亡和速胜的论调,提出既不能灭亡,也不能速胜,而是持久战,最后胜利属于我们的英明论断,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,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,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。
——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持久战思维路径
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、感染范围最广、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。它既不会永不消失,也不会很快消失,而是要持续很久一段时间,必须将常态化疫情防控进行到底。既要克服害怕恐惧,又要防止麻痹大意,以一颗平常心态,从现在做起,从每个人自身做起,把疫情防控落实到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底线上,比如,常洗手、戴口罩、用公筷的良好卫生行为应成为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;迈开腿、管住嘴、常户外的健康运动行为应成为我们日常的生活爱好。其实,在人类历史上,疫情防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。当前,全球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,至少取决于三个条件:一是国内全体人民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动;二是国际全体人类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动;三是新冠肺炎防控疫苗临床上市。显然,所有这些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加以解决完成的,必须打持久战。即便是这次疫情防控取得完胜,也不能绝对地说,以后其它疫情防控就永远不会再来了。而应建立健全全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防控联控天罗地网,以求快速应战,随时迎战,战之能胜。这是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,不能听而不闻、视而不见、置若罔闻,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开玩笑。
——关于复工复产复市复学的持久战思维路径
勿容置疑,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全球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负增长、低增长,企业破产、人员失业等经济衰败的种种迹象接踵而来、应接不暇。加之全球经济的多边主义,我国经济也概莫能外,也遭受了事与愿违的负增长、低增长,尽管我国东南西北中、党政军民学,在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,励精图治、积极作为,争取最大限度地遏制负增长、低增长势头,但是,坦率地说,这一增长趋缓的势头不会在短时间消失,当然,由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长期向好、有韧性、有潜力,经济增长长期低迷也不会出现,前两季度,经济增长已由负向正增长转变,复工复产复市复学使经济复苏正在显现,但必须承认,由于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,我国经济复苏迹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,并与全球经济相呼应。因此,“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”。这是由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决定的,是不得已、心不甘、情不愿的判断,尽管如此,我国开放的脚步仍不停歇,且行且加快。今年的“进博会”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。与之相应的“六稳”和“六保”也要在这一新发展格局下实现。其中,首当其冲的就是“稳就业”、“保就业”。为此,解放思想实事求是,向新基建、双循环方向看齐;转变就业思维方式,向就业转机、升级方面看齐;调整惯性思维思路,向市场主体、基层单位方面看齐。总之,要放下身段、放下包袱,以一颗平常心态,轻装上阵,全力以赴就业创业。为我国经济复苏,也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奋斗。
——关于中美贸易技术军事对抗的持久战思维路径
暂且不说新中国成立前,单说新中国成立后,美帝国主义(列宁著: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高级阶段》。此称呼是为了与美国人民和爱好和平的美国人士区别对待)对我国的各种侵略由来已久、见怪不怪、不足为怪了。比如新中国刚刚成立,就发动朝鲜战争,使我们不得不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。诸如此类,数不胜数,世人皆知。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”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。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步伐势不可挡。因此,一方面,美帝国主义的各种侵略永远也不会消失,而且还会愈演愈烈;另一方面,我们自己不倒,谁也不会打倒我们,除非我们自己先倒。当年,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,美帝国主义不也没有打倒过我们嘛。今天,在强国强军的征程中,我们有一支“听党指挥、能打胜仗、作风优良”的人民军队,是任何非正义势力都打不垮的。因此,我们应该时刻不掉以轻心,不报任何幻想,认清美帝国主义丑恶嘴脸,有理、有据、有节地予以展开坚决地斗争;同时,也要保持清醒头脑,守住阵脚,不亦步亦趋、人云亦云,后发制人,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,合作共赢,团结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付出。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。这种坚定改革开放、坚持合作共赢、坚决顺应历史潮流的选择,应当成为一种长期坚持。明确了这些长期坚持,我们要打赢这场持久战,就有了最重要的底气和信心,具体工作就更能找到准心。越是在这个时候,越要用全面、辩证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,越要增强信心,坚定信心。这一眼光,就是以持久战思维路径,将常态化进行到底。持久战思维路径,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,奔腾到海不复还;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将常态化进行到底,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一切尽在不言中,于无声处听惊雷。淡定镇定坚定地守住这个底线,即: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;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奋斗目标;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高于一切。自立、自信、自强;永不言败、永不懈怠、永不放弃。“我们的目的要达到,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”(毛主席语录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