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农村长大,感谢教育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,感恩教授过我的老师。也因此立志做个好老师,改变更多孩子命运。工作中,我秉承“立德树人”要求,坚定师范教育的规范性与严谨性,坚持教学科研的知行合一,坚信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,坚守“立德树人、教育报国”的初心与使命,以爱育人。下面,我将从三方面汇报。
一、严谨治学,努力上好每一堂课。总书记318讲话,提出办好思政课,办好要先上好思政课。怎么上呢?备课中,找最佳案例,做最优视频,坚持课前模拟讲授,45分钟教学,往往备课6-8小时。课前认真分析学情。我分析过90后,95后及00后学生特点。根据学情结果,不同专业不同教法。课堂教学,借助新闻播报,网络流行语,网红案例调动学生积极性。课间走到学生中交流,课后QQ辅导,微信聊天,最有效是记住学生名字,拉近感情距离,提高课堂教学效果。为更好引导学生,自制思政辅导登记表,针对教学中发现的偏执型人格,或意识偏颇学生,在记分册中记录下学生信息,课后找他交流,并记录在“思政教师课后辅导答疑记录表”中。确实有问题的及时反馈给心理健康教师。时至今日,这个记录表已有200多份。同时,学生毕业后不间断地沟通,记录累积110多份。几年来,教授过7937名学生,累计4000多课时,批改作业30000多份。
二、爱岗敬业,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。敬业是每个教师履行的职责。工作14年来服从安排,不给学院和部门添乱。2017年,思政部师资人员紧张,我承担周24的教学任务,13周576学时。日常大家有困难,我也多次帮助代课、监考、组卷、上分等等。同时,学院单招考试需要命题,先后出题1700道,审题4800道;学院思政文化教室建设,我撰写6个主题板块;学院“青马工程”,连续四年参与讲座,担任指导教师,还多次参与暑期实践指导。我喜欢学生,也更爱走进学生。担任商贸学院14级报关班导师,召开班会13次,找每个学生谈心。以“全班无挂科”为突破点鼓励成绩,奖励前三名,最终实现全班无人挂科。毕业前为他们讲就业准备,介绍工作。毕业后,学生也保持联系。2018年暑假,16级信息系赵佳华打来电话。他说“老师,你教我《思修》,我觉得你很亲切,就存了您的电话。今天,想跟你聊聊,我该怎么办”。听完这些话,当老师的幸福感倍增。前后跟他通话三次,基本解决他生活中的困惑。当然,关爱除了情感,还有物质资助。06级管理系王琼,12级美院代婷婷,14级商贸宋吉臣,先后找到我,没钱专升本。我也犹豫过,但我相信他们。于是,先后为他们垫付学费17000元,学生一年后还清。12级美院代婷婷,是我一直关注并帮助的学生,上学期间水果、化妆品、毛衣,毕业后本命年裙子等。我资助她生活用品并鼓励她走出家庭阴影,学会人际,快乐工作。2019年1月10号,因长期熬夜加班,体力不支住院,无钱生活。半夜突然给我打电话,当我听到:“老师,我活不下去。”时,没有太多思考,立即用支付宝给她转了过去3000元。教育是跨越灵魂深处的爱,我深感做教师的幸福,正是这份爱的坚守,节假日温馨祝福不断。
三、为人师表,珍惜每一份殊荣。要当个好老师,就得有好的教学能力。辽宁省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分获二、三等奖。教案大赛三等奖,课件比赛一等奖,微课二等奖,教学征文6次获奖。特别是今年,省教育厅思政专项课件评选,获“精品课件”一等奖并获奖金5000元。感谢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同伴们的携手努力。同时,我愿意反思,教学中问题就变成了科研课题。几年来,我先后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10项,获奖8项,特别是省教育厅思政专项课题获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,沈阳市社科联课题获沈阳市科研成果一等奖。先后编写教材8本,发表论文19篇,核心2篇,获奖8篇。 这就是我,一个愿意默默工作的思政人,一个愿意与学生朋友式民主交往的思政教师,一个愿意“坚守爱心,以德育人”的党员教师。
|